近年来,邓圩村聚焦本地优势,打造特色旱鸭养殖产业,带动特色南瓜产业,村民收入大幅提升,村集体经济也得到发展壮大,曾经的空壳村大步迈向富裕村。
找准带头人 找对发家致富路
要脱贫致富,最根本的就是要找“钱”途。邓圩村位于金陵镇的西北部,物产丰富,天蓝水清,但由于传统产业模式单一,邓圩村经济一直无法得到良好的发展,曾被认定为贫困村。2016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有1万多元。如何才能找到能带动邓圩村发展的特色经济产业,成了摆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面前的头等大事。2019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了解到村里有个养鸭能手卢美臣依靠养殖旱鸭走上致富路,由于卢美臣养鸭技术过硬、养的鸭子特别多,被村民亲切成为“鸭司令”。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立即登门拜访,一起探讨养鸭“致富经”,“我们村没有外来企业入驻,也没有集体土地,但是可以深挖旱鸭养殖特色产业,多造几个‘鸭司令’。在这个方面,你是一把好手,带领村民一起发展属于我们村的特色产业,没你可不行啊!”真诚的话语打动了卢美臣。村里帮助他牵头成立了旺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养殖樱桃谷鸭,发展他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发挥他养鸭致富的品牌效应,带动40多户贫困户养殖旱鸭,解决不少村民家门口就业愿望,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整合发展资金 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园
很多村有企业租地,只要把钱投进去,既可以分红给贫困户,也可以带来可观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可邓圩村里没有企业怎么办?在村两委干部会议上,大家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打造龙头合作社,发展壮大旱鸭特色产业养殖业。
村里整合市级特色产业资金、第一书记驻村经费60万元,与南宁市旺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建设了占地15亩的旱鸭养殖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开展樱桃谷鸭养殖。2019年12月,示范园的第一批鸭1.3万羽出栏,合作社掘到了7.8万元纯利润的“第一桶金”。
为了发动更多村民发展旱鸭养殖,示范园还开展举办了现场培训,手把手传授饲料配比、旱鸭投喂、疾病预防等技术秘诀。有“鸭司令”卢美臣的品牌效应,很多农户抢着来免费学习“充电”,共同开展造血快、收入好的旱鸭养殖。2020年,示范园保底养殖旱鸭扩大到13万羽,纯收入65万。
邓圩村继续趁热打铁,争取锦上添花,再次整合资金开展占地14亩的邓圩村旱鸭养殖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二期建设再新增4栋鸭棚。同时设立旱鸭养殖技术培训基地,联系南宁市科技协会邀请高级教授专家到邓圩村开展肉鸭疾病防控技术培训,就科学养鸭技术进行专门授课,为贫困户及养鸭农户讲解了肉鸭品种习性、育雏要点、鸭舍日常管理、常见疾病防治等知识,尤其将疫病防治作为重要讲解内容,有效提高了农户养鸭技术水平,扫除养鸭盲点,对促进农户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带动全村产业 共圆小康生活梦
“我有养鸭技术,也想为村民们做点事,只要他们愿意学我都会手把手教。我希望有更多的村民养殖旱鸭,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大家一起发财致富。”卢美臣说。在“鸭司令”的带领下,全村现在有60多户养鸭,年出栏150多万羽鸭,为村民带来纯收入700多万元人民币。
脱贫户廖庆秦早年在外打工,倍尝艰辛。得知卢美臣养殖旱鸭收入可观,就向他学习饲养技术。2017年,廖庆秦盖了1栋400平方米的鸭棚,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实现脱贫致富梦。2019年,廖庆秦加入旺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一起建设旱鸭养殖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进行更系统更规范的养殖。他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又新建了1栋500平方米的鸭棚,也成了“鸭司令”,带领大家一起实现致富梦。
通过采用“合作社+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进行旱鸭养殖,2019年给邓圩村村集体经济带来5.4万元的收入,为17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放免费代养旱鸭分红6800元。2020年邓圩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大关,还为24户贫困户代养分红助脱贫,全村贫困人口116户350人全部脱贫。
鸭粪经过发酵是理想的瓜果农家肥,聪明的村民就引进特色南瓜等瓜果种植,仅南瓜就种植8000多亩,不仅消化掉鸭粪,避免环境污染,每亩还能带来2000元收入;村民也建起了一幢幢新楼房。在各级部门领导的关怀下,村里还完成了高效农田建设500亩,旱改水项目200多亩,水电路网完成全部覆盖,农村风貌提升正稳步推进。家底的殷厚和条件的改善,让村民们心里笑开了花。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帮扶邓圩村将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示范园的规模,通过打造一示范主园和两示范分园,做大做强做优特色鸭品牌,让村集体和村民钱袋都鼓起来,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邓圩村第一书记刘艳丽说。